又是一個畢業季💌,去年的今天,我早已脫離了校園🏄🏻♀️,在現在的公司裏剛做滿三個月實習期,即將轉正。回到現在,一個周五的早上🦚,我接到了寫這篇文的邀請,分享我的求職經歷和工作生活🤶🏽。但我不想把自己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,分自然段的列出什麽“求職技巧”來告訴大家該如何找工作🥶👩⚕️,寫高考作文的時代已經過去🛅,接下來,我會講一個故事🍉,主角是我,但也是你們自己🐅🖐🏼。
姑且給故事主角取一個名字叫做“小Y”。話說那是2012年11月的一天,小Y的畢業論文終於定稿了,長籲一口氣後猛然發現該開始找工作了。當時已經有小部分同學抓住了第一批實習熱🎫,成功的在暑期開啟了實習模式,初嘗了白領滋味,這樣的經歷不由得讓一部分在校同學心生羨慕之情,同別人一比較,躁動不安的情緒便跑了出來。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點🎡,“畢業論文”和“實習機會”的取舍,雖然兩者互不矛盾🧔🏽,但時間是單行線🥷🏻,是想“專心致誌的完成畢業論文”💧🧑🌾,還是覺得“論文及格就行還是先去找工作更重要”,這就看自己的選擇了▶️,有得有失🙅🏻♂️。主人公小Y便選擇了前者,在畢業論文正式定稿之前完全沒有在意工作的事兒🤸🏿♀️🧔🏼♂️,想著一件一件的解決🦵🏽,可事後還是相當後悔沒有及時關註校招信息🦎。
第一批全國性企業的校招普遍集中在9月—10月啟動,11月已進入招聘尾聲🧜🏼♀️,此時的招聘流程已進入第二輪或第三輪考核了🔐,再投簡歷已是無用功⚆2️⃣。小Y便生生的錯過了幾個品牌房地產企業的校招。說到這兒🤲🏼,就不得不提到求職方向的確定🍯。小Y的目標很清晰,兩條路——廣告傳媒🧑🏿🍼,房地產🏓。首先🙍♂️,廣告和傳媒是百分百的專業對口,而房地產則源於這行對自己的吸引力🧑🏼🦳,雖然完全不知道地產策劃的工作內容,但這個精彩的行業火熱的挑起了小Y的好奇心。而且小Y有強烈的思鄉情緒🤾🏿♀️,私心想著一定要在日後多陪陪家人👩🏼🦳,所以一定回家鄉工作📻,在選擇公司的時候首先的篩選項便是工作地點👩👧,雖然在接下來的求職過程中不止一次匆忙地坐火車跑回家面試🈵,折騰是折騰了一點,但這是完全值得的,要記住👼🏼,找工作可千萬別怕麻煩。
孤身去一個不太熟悉的城市面試,得到的鍛煉不僅僅局限在方向感的提升上🙂!開闊眼界↗️,見識一下現實的社會與真實的工作狀態🅰️🤸🏻♀️,多觀察多思考,為融入這個校園外的世界努力地做好心理準備🩰🔬。人與人的交流在此時被推到了至高點,考驗人品和實力的時刻到了👩🏻🦲。
企業在選人的時候往往考察綜合實力,不外乎就是個人的“硬實力”和“軟實力”。首先是“硬實力”🍘✍🏻,“大學四年,你把時間都花在哪兒了🚥,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🧐?”🦴👊🏽,我們有必要在找工作前安靜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,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👩🏻🦱,了解自己的長短優劣🚡,才不會白白浪費時間在招聘海中“撒大網”。主人公在大學裏也算得上品學兼優的好學生,拿過獎學金🦬,做過四年班幹部◼️,賣報紙發傳單小學支教,好吃街裏做過售貨員🏅,學生會裏混了個幹實事的部長,得到了不少鍛煉,也算得上死而無憾啦。想想自己四年裏的所有付出,我得到的是苦累、成長、無奈🟠、創新🕹、委屈🤌👨🍳、理解、堅持、榮譽……不要把自己封閉在單純的學習環境中,走出來;要知道😠,這校園外的世界可不是以課程成績定輸贏。不要看輕自己,也不要高看自己,當我自己走出來後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“天外有天🕥,人外有人”👨🏻🦯➡️🧝🏿♂️。
對於“軟實力”🎊,重在為人處事👰🏻。我相信,一個渾身充滿溫暖氣息、散發正能量的人🫵🏿,完全具有征服任何一個人的能力。說直白一點,就是要心正,臉厚🧅!真誠對待每一個人🎅🏻,不要把人與人的交往放進利益權衡的天平,真心對別人的好終有一天會翻倍返還到自己的身上(這點小Y深有體會)😆。學會開朗,主動幫助別人並積極學習;學會換位思考🌋,多角度的思索才會悟到更多;學會感恩🫴🏿🤳🏻,做一個有禮貌🫵🏿、有教養的人;學會做人🙆🏻♀️,我們的人生便成功了最重要的一半。
回到找工作的事🤵🏿,目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逐年嚴峻,競爭激烈,兩極分化愈發明顯🧤,並非所有人都覺得工作難找。拋開客觀因素,對於肚子裏有墨水的人還怕寫不出文章麽🤱🏿。現在這個當口,應該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學已經在外奔波求職了或開始實習了。同時期🤳,小Y的小夥伴們也是這種狀態🤲🏽,並且面臨一個很糾結的問題——“先隨便找一個公司實習盡快解決實習拿到三方協議🙍🏻♂️,還是花更多的時間認認真真找一個有長久發展意願的工作”
對於有明確目標的小夥伴,這個問題完全不成問題。想好適合自己的路,夢想貴在行動。隨便找一個工作便意味著“開始就等於結束”🌿,完全的浪費時間⛹🏽,到頭來失去的不僅僅是求職的黃金期🕵🏿,還將面臨跨行跳槽的尷尬。因果循環💤,作為成年人,在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候都不要忘記思考後果,更何況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這樣的選擇意味著更多的“責任”。希望大家對自己負責,對給予自己支持的人負責。
就這樣,小Y從投簡歷開始便第一次深刻的感受了一把“計劃趕不上變化”,學校家鄉兩頭跑,參加了三個面試👨🏿🍳,並最終獲得了兩家公司的錄用,多方面權衡之下🙆🏼♀️,如願以償的選擇了“房地產營銷策劃”。一時間整個人進入了快節奏,答辯結束後當天便趕回家鄉,第二天就開始以校招實習生的身份開始了公司的新生培訓🐤,學完行業基礎理論知識便從最基層的渠道銷售人員幹起,直接面對客戶,拉到大街上去飽受眾人的冷落與白眼,兩個月的時間旨在磨練心性。時隔今日已一年零三個月了🦉,小Y已經滿足了最開始的好奇心🏄🏽,摸清楚了這個行業的來龍去脈🧑🏽,可當初的吸引力依舊存在𓀋,因為我所知道的還遠遠不夠👩🦼。如果把這一個工作所涉及到的內容比作一個圓☝🏿,小Y則只是剛能將雙腳踩在圓周線上🧔🏻♂️,離圓心還差個十萬八千裏。要問我喜不喜歡現在這個工作👴🏿,我會毫不猶豫的向你咆哮——我討厭做市場調研!我討厭寫報告!我討厭沒有規律的作息!討厭這沒有完整周末的休假!討厭太多太多!但校園外的世界就是這樣🏈,有多少人能將自己的愛好變為工作。雖然討厭做調查寫報告,但當自己能夠獨立完成難度較大並從未做過的事情時👶🏿📆,心底油然而生的卻是大大的滿足與理所當然的自豪感。“工作”二字,意味著“責任”與“承擔”。對待工作,態度很重要💾😌,夢想貴在堅持。做到心中有目標🦨,明確職業規劃。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苦累的地方,調整好心態,以“學徒”的心態進入新環境⏭💪🏼,杜絕好高騖遠,做到腳踏實地🏄🏻🥑,學習的過程本就痛並快樂著。心態決定一個人的格局,而格局決定著你的人生🤹🏼♂️。這句話不難理解,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敢想敢做👩🏼🚀,心中有大地的人才能成就大事🤷🏿♂️。
進入社會工作環境,你已不再是單純的學生孩子了🚓,這裏的每一項工作都與公司的實際利益掛鉤,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身上那沉沉的責任感。小Y剛參與項目工作時主要是輔佐助理工作🍩,在一次報告中寫錯了一個價格,少寫一個“0”🤺,導致經理在向總監匯報工作時被罵了個狗血淋頭,於是🤌🏼,負責整個報告的助理被經理狠狠的批評了一頓,助理擔了全責👨🦲。對於此事我一直耿耿於懷😾,心裏過意不去,一再內疚👨🏻,事後嚴肅的告訴自己以後絕不再犯這樣的低級錯誤,每天上班前對自己叮囑二十遍“做事要認真”,而且要大聲念出來🧛♀️。就這樣嚴格要求自己,每天的堅持還真的讓自己做到了這一點,此後在工作中幾乎沒再犯錯。房地產是個很苦逼的行業,幹策劃的女生都是“女漢子”,腦力與體力兼備👩🏿✈️,必須能吃苦。反正小Y現在是超級認同這個口號“勤勞致富”,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🖖🏻🤶🏼。同一批進入公司的校招生如今還剩一半🌺,其余的都幹不下去辭職了🧑🏻🦯,他們沒能堅持下來,有跳槽的🦵🏽,有轉行的🕺。問我怎麽想,答案是“我還沒學夠”,大實話。我還能堅持。
談到工作,真正到做事上🏃,一個人的悟性和執行力便完全暴露了出來。說到這兒插一句✮,工作是工作,請不要把生活中的私人情緒帶到工作中。提高情商是保持個人魅力與提升交際能力的保證。思行合一,智商與情商同等重要,思考力與執行力的能量匹配才能達到完美的工作狀態💣。想想要是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糾纏在與上級或客戶的溝通上🤵🏿,確定的一項工作卻遲遲不能落地以實物呈現,這該是多麽惱火的事情,工作將一直推遲堆積直到爆發👷🏼。溝通不暢與效率低下將會引起惡性循環。
而且🥄,相信我們每一個人在工作後都會意識到👩👧👦,當初學校裏的任何難事都不叫事兒🚳。不要還沉寂在大學安逸的生活氛圍中不肯面對現實,遇到挫折和困難別總想著逃避,第一反應不是抵觸而該是“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”的熱血🎩!年輕本該奮鬥🫲🏽,青春本該燃燒。人們都愛看彩虹🤣,可沒人經受風雨沖洗,彩虹又從何而來。面對悲慘現狀,最可悲可氣的行為便是不作為😄!
我們需要心理暗示,我們需要樂觀的心態👳🏼,我們需要鼓勵👌🏽。這樣的鼓勵來自內心,來自每一次主動學習、每一個真誠笑容、每一處艱難困境,來自成長時的每一個感悟🚿。我始終相信人是能夠改變的,知識能夠通過學習提升🎠,品行能夠通過習慣提升❎,能力能夠通過實踐提升®️。所有的一切只需要“落實”🥡,很難💂🏻♀️👩🎤,但請努力堅持。
生活充滿不安與挑戰,小Y的故事還在繼續,千千萬萬個“小Y”的故事還在繼續👴👥,你的故事也在繼續……
(當然,不要以為主人公小Y的工作來得那麽容易🈯️,可也沒走多少彎路,只因小Y的目標很明確——
廣告傳媒方向🧑🏻🚀:1、在幾天時間裏為黑狐奧美的摘星計劃提交了命題作業Ⓜ️🧔🏻,前面提到過🤖⏪,太晚關註招聘信息,時間比較趕;2、向重慶一知名廣告傳媒機構提交自製圖片設計簡歷,只因非常的喜愛該公司的企業文化,雖然不招實習生但還是決定試試。這兩個動作都是在學校完成的。
房地產策劃方向:在前程無憂上掛簡歷,得到多個招聘地產策劃的單位瀏覽,現在工作的公司便在其中,恰好遇上公司的校招。
其它🫄:在川大集中舉辦各類型招聘會期間內的三天,在該校旁邊租了個單間每天選擇性的參加宣講會,一共投了三份簡歷🌺,兩個初面通過,自己選擇了其中一個參加復試🤷♀️🕟。)
(2014年3月9日於重慶)